
两年前是小G的班主任,两年后还是小G的班主任。 不同的是,如今小G十一岁,变得更懂事,也变得更厉害顶嘴了。 他喜欢“造反”,偏偏只做老师说不能做的事,例如捣蛋、顶撞、折纸、翘着坐“两只脚的椅子”、不坐椅子坐桌子、玩橡皮檫等等。 其实这些动作很普通,似乎是普通小孩都会做的事。但,小G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一秒和他说了,下一秒就忘个清光,单单一小时的课就需要说很多次。 在小G的认知里,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对的,老师不能惩罚他;若老师或父母惩罚他等于是不疼他。…

人与人之间,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让你的意见被对方接纳?其实最简单也最重要的关键就在「赞美」。
其实,好好说话并不难,只要多多练习,人人都能说口好话,人见人爱。人,只要受到称赞,甚于感谢的心情,便会以赞美回报对方,进而增进人际关系。
若我们在生活中能够使用<三明治说话术>来对话,相信人与人之间会变得更和睦。

还记得第一年听副校长说特殊教育界里有许多适合特殊儿童的治疗活动,例如保龄球疗法、温泉疗法、水疗、沙疗、骑马疗法、看电影疗法等等。
当下无法立刻明白她在说些什么,没有实体感,到底这些活动如何帮助学生得到治疗呢?

平常看似勇敢的学生在马儿面前却变得如此僵硬,全身处在紧绷状态。
有几位学生需要多达四位助手的帮助才成功坐上马背;有些学生则非常抗拒,无时无刻与马儿保持距离……

如此一般,六年级这段时间也像是在爬山。我们无法在考试前一天一口气把所有的笔记熟背起来,需要时间消化所学习的内容。
山,若没有一点一点地往上爬,就会爬不上去。
书,若没有一点一点地读着去,就会读不下去。

成绩出炉了,校长宣布获得全A的名字时,我殷殷期盼能够听到自己的名字,但都没听到。获得6科A的名单里没有我的名字,5科A的名单也没有我的名字。这下我心想,完蛋了,没希望了,我真的是那么差劲?如果还能重来,我一定会更努力读书。

哭着,哭着,突然大声喊叫,吓到在场的所有人,连隔壁班的老师都走进来探个究竟。原因是我们从来没见过他这样大喊的场景。
喊了之后,世文对自己说:“不可以喊,要打电话叫警察来。”

“玉彬(他的死党)的数学那么烂,我问她「3+2」 都不会,原来是因为她的数学老师很烂的关系!”
听到这句话后,感觉周围的人、事、物,甚至连我的心都突然停止了……